浸泡式咖啡 vs 手沖咖啡:風味口感有什麼不一樣
浸泡式咖啡簡單又百變,不同的工具能帶來各具特色的口感。不論你是初入門的咖啡新手,或已熟悉沖煮技巧的愛好者,浸泡式咖啡都能輕鬆滿足你的期待。
本文將帶你深入了解浸泡式咖啡特色、常見器具、沖煮步驟,一窺其獨特魅力。
浸泡式咖啡是什麼?
浸泡式是咖啡最常見的咖啡萃取方式之一。沖煮時,讓咖啡粉完全浸潤在水中,靜置一段時間,再過濾掉咖啡渣,即可飲用。
由於水與咖啡粉的接觸時間較長,浸泡式沖煮能更充分釋放咖啡的風味成分。若使用金屬濾網等無濾紙器具,還能保留更多油脂,讓風味更濃郁、口感更厚實。
浸泡式咖啡沖煮方式多樣,以浸泡萃取為基礎,搭配不同的工具可創造出各種變化:
法式濾壓壺(French Press)
基本的浸泡式咖啡沖煮工具,以玻璃壺搭配可下壓的濾網蓋組成。沖煮時,將咖啡粉與熱水混合後靜置約 3~5 分鐘進行萃取,接著緩緩下壓濾網,將咖啡粉隔離至壺底,最後倒出上層的咖啡液即可享用。

愛樂壓(AeroPress)
外型類似針筒。使用時,將咖啡粉與水置入其中浸泡,再透過手壓產生壓力,讓咖啡液通過濾紙。
愛樂壓輕巧便攜,且能變化出多種配方與手法,深受咖啡愛好者喜愛。

聰明濾杯(Clever Dripper)
由傳統手沖濾杯改良而來,底部有一個活塞式閥門。注水後,水會暫時停留在濾杯中,讓咖啡粉充分浸泡。等到萃取完成,只要把濾杯放在馬克杯或咖啡壺上,閥門就會自動打開,咖啡液自然流下。

虹吸咖啡壺(Syphon Coffee Brewer)
虹吸咖啡壺透過加熱產生蒸氣壓,將水從下壺推送到上壺,與咖啡粉混合浸泡。隨著火源的移除,下壺冷卻,會產生壓力差,上壺中的咖啡液便會被吸回下壺。整個過程是一種視覺與風味兼具的享受。

土耳其咖啡(Turkish Coffee)
土耳其咖啡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浸泡加煮沸法。
沖煮時,會將極細研磨的咖啡粉與水一起倒入小巧的金屬壺(稱為 cezve),以小火慢慢加熱至接近沸騰。某些傳統做法則會使用熱沙,讓壺身均勻受熱,也增添沖煮過程的觀賞性。
咖啡煮好後,不經過濾,會直接倒入杯中。咖啡粉會沉澱在杯底,飲用時只喝上層液體,避免攪動粉渣。風味濃烈醇厚,口感飽滿,帶有一種獨特的傳統風情。

冷萃咖啡(Cold Brew Coffee)
以冷水長時間浸泡咖啡粉,由於水溫較低,風味物質的釋放速度較慢,因此需要 8-12 小時以上的萃取時間。冷萃咖啡酸質表現較為柔和,口感常被形容為滑順、清新。
杯測(Cupping)
主要用於檢測咖啡豆品質與烘豆情況。將熱水直接注入鋪有咖啡粉的杯中,浸泡後不過濾咖啡渣,用湯匙輕撇表面浮渣,再舀起上層咖啡液品嚐,以評估風味表現。
浸泡式咖啡 vs 手沖滴濾咖啡
浸泡式咖啡與手沖滴濾咖啡,是兩種常見的咖啡沖煮方式。兩者的主要差異在於:浸泡式咖啡讓水與咖啡粉長時間、充分接觸;而手沖則是讓水流快速穿過咖啡粉床,過程中與粉接觸時間較短。由於手沖大多使用濾紙,會濾除掉部分咖啡油脂。
在風味表現上來說,兩者的差異:
* 浸泡式咖啡:風味濃郁飽滿,質地厚重,口感滑順。
* 手沖咖啡:風味乾淨,酸甜感清晰,層次感更加分明。
|
浸泡式咖啡 |
手沖咖啡 |
|
與水接觸時間較長 |
可透過多段注水與擾動控制萃取時間與效率 |
|
因接觸時間較長,可能釋放較多風味物質,但也提高過度萃取的風險 |
控制變因多,可精準萃取,風味清晰分明 |
|
飽滿厚重、風味濃烈、油脂較多 |
風味乾淨、層次分明、展現咖啡豆原始風味 |
|
工具簡便,操作簡單,穩定性高 |
沖煮可控細節多、需手感與經驗,可依喜好自由實驗 |
浸泡式咖啡的優缺點
浸泡式咖啡優點
* 器具簡單:僅需一個壺就能完成最基本浸泡式咖啡沖煮,不必準備過多設備。
* 操作容易:只要選擇好研磨粗細、水溫、浸泡時間,將熱水注入咖啡粉後靜置即可,不必像手沖般講究注水手法或悶蒸技巧。
* 新手友善:操作流程簡單,容易重現風味。
* 隨時隨地沖煮:因為工具輕便、操作簡單,不受時間與地點限制,戶外旅行時也能輕鬆享受現煮咖啡。
浸泡式咖啡缺點
* 清潔較費心:壺內容易殘留油脂,像法式濾壓壺的金屬濾網孔洞,就不容易徹底清洗乾淨。
* 層次感不足:浸泡式咖啡雖然濃厚飽滿,但往往較難凸顯細緻的酸甜與多層次變化,整體口感可能偏向單一、厚重。不過,風味偏好因人而異。
浸泡式咖啡需要哪些器具
沖煮基本的浸泡式咖啡,所需要的工具有:磨豆機、咖啡壺、計時器、電子秤、馬克杯/玻璃杯。
磨豆機
將咖啡豆研磨成適合不同器具的粗細程度,是沖煮的第一步。不同的浸泡工具(如法式濾壓壺、愛樂壓)適合的咖啡粉粗細不同。為了保留咖啡的純粹風味,每次研磨後最好清理殘粉,避免影響下次沖煮。
咖啡壺
可依個人喜好選擇不同類型的浸泡式咖啡壺,例如法壓壺、聰明濾杯、冷萃瓶等。不同的器具,可能會影響到咖啡粉顆粒粗細、沖煮時間等。
計時器
用來為浸泡計時。若時間過短,風味可能不足;時間過長,則容易過度萃取。可依照沖煮器具、研磨粗細與個人口味偏好調整時長。
電子秤
想要更精準控制粉水比,建議使用電子秤,尤其想要重現或微調風味時。
馬克杯/玻璃杯
承裝咖啡的容器,簡單即可。
浸泡式咖啡如何準備與推薦參數
浸泡式咖啡沖煮步驟
1. 準備咖啡粉:將研磨好的咖啡粉置入壺中。
2. 注水:依照沖煮方式注入熱水或冷水。視情況,可輕輕攪拌幾下,讓咖啡粉與水更均勻接觸。
3. 等待萃取:靜置至適當時間,讓咖啡粉充分與水接觸。
a. 法式濾壓壺約 3~5 分鐘
b. 愛樂壓 1~3 分鐘
c. 冷萃 12~24 小時(冷藏)
4. 過濾倒出:濾掉咖啡渣後即可飲用。若是杯測或土耳其咖啡,則省略過濾這一步。
浸泡式咖啡的推薦沖煮參數
咖啡沖煮參數,沒有絕對的範圍。下面的沖煮參數僅供參考,可以依自身喜好調整。
* 咖啡粉顆粒粗細
* 法式濾壓壺:粗研磨(粗鹽顆粒大小)
* 愛樂壓:中細研磨到中粗研磨(視沖煮方案調整)
* 虹吸壺:中等至中細的研磨(砂糖粗細)
* 土耳其咖啡:極細研磨(接近麵粉)
* 冷萃咖啡:粗研磨(海鹽顆粒大小)
* 粉水比
◎ 法式濾壓壺:1:15~1:16
◎ 愛樂壓:1:12~1:16
◎ 虹吸咖啡:1:12~1:15
◎ 土耳其咖啡:1:8~1:12
◎ 冷萃咖啡:濃縮 1:5~1:8;直接飲用 1:10~1:15
* 水溫
* 淺焙咖啡:90°C~96°C
* 深焙咖啡:86°C~92°C
誰適合浸泡式咖啡?
咖啡新手
浸泡式咖啡器具簡單,操作容易,不需控制注水手法,沖煮成果穩定,風味重現容易,適合新手。
喜歡濃郁厚實的風味
浸泡式咖啡的特色是,風味較濃郁厚實,適合喜愛強烈風味的咖啡愛好者。
戶外咖啡愛好者
浸泡式咖啡器具攜帶方便,在戶外也能輕鬆煮出一杯好咖啡。
浸泡式咖啡可以回沖嗎?
浸泡式咖啡雖然與泡茶的原理相似,但並不建議回沖。因為大部分的風味物質會在第一次沖煮時釋放,二次萃取時容易帶出苦澀成分與雜味,使咖啡口感失衡。
Femobook 電動磨豆機
新鮮現磨的咖啡粉,是煮出優質浸泡式咖啡的關鍵。Femobook 電動磨豆機,讓你快速、精準地研磨咖啡豆。
採用錐形刀盤設計,超過 300 段的微調刻度,讓你依照不同浸泡式沖煮器具,靈活調整研磨粗細,找到最合適的參數組合。
直粉道設計減少殘粉堆積,磁吸快拆結構更能迅速清潔,雙重設計有效降低殘粉對風味的影響。
研磨刻度不會位移,確保每次研磨的一致性;研磨效能強勁,但機身依然輕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