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沖咖啡濾杯指南:材質、設計、風味差異一次看懂
咖啡沖煮講求細節,手沖咖啡也不例外。使用的濾杯更扮演關鍵角色:不同的濾杯材質、設計與結構,會影響水溫、流速,都可能造就不同的咖啡風味。
本文將介紹濾杯的基本功用、對咖啡萃取的影響、常見材質、設計差異,以及市面上熱門款式,幫助你選出最適合自己的濾杯。
濾杯(Dripper)是什麼?
手沖滴濾咖啡的製作方式,是將熱水注入鋪平的咖啡粉層中,利用重力使水流通過咖啡粉,同時讓熱水與咖啡粉充分作用,從中萃取出咖啡中的可溶性物質與芳香成分,最後滴入容器中成為風味純淨的咖啡飲品。
在手沖咖啡的過程中,咖啡粉會放置於濾紙中,而濾紙則置於濾杯內。濾杯能夠支撐濾紙並穩定流速,使熱水在通過咖啡粉時能夠均勻萃取。
而濾紙能阻擋細粉進入下方的咖啡壺,讓最終的咖啡風味更加清透、乾淨。
依容量大小不同,濾杯通常分為 1~2 杯用與 3~4 杯用等尺寸。
雖然濾杯只在水流經時發揮作用,但千萬別小看濾杯,不同的材質與設計,不僅造型各異,還具備各自的功能特性,對咖啡的沖煮方式與最終風味都會產生影響。
接下來的段落將逐一介紹各類咖啡濾杯的差異,幫助你在挑選時,找到最適合自己風格與需求的濾杯。
【延伸閱讀】:手沖咖啡教學和技巧公開!常見注水方式哪些?
濾杯對咖啡風味有影響嗎?
濾杯對風味的影響主要展現在咖啡萃取的兩大面向:水溫和水流速。
水溫
咖啡文化發展至今,沖煮用具的濾杯也發展出了許多不同的材質,包含塑膠、金屬、陶瓷、玻璃等。不同的材質因為本身的物理特性,和熱水接觸時,水溫難免受到影響。
而水溫是咖啡萃取的關鍵影響因素之一: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原則上
水溫越低,咖啡萃取的速度就越慢;反之,水溫越高,咖啡粉中的可溶性物質溶出的速度就越快。
濾杯材質的保溫能力,可能會進一步影響到整體萃取的穩定性與風味表現。若材質具備良好的保溫性,在萃取過程中可降低水溫變化的幅度,有助於維持理想的萃取溫度,讓風味表現更穩定、均衡。
水流速
過濾式咖啡的沖煮過程,水與咖啡粉接觸的時間僅在於水流經過咖啡粉的數秒至數分鐘間。
因此,水流速度越慢,越能溶出更多風味,但若溶出太多苦澀物質,有機會萃取過度;流速越快,接觸時間縮短,可能導致萃取不足。
濾杯的形狀、杯內的紋路和杯底的孔洞都會造成流速有所不同。濾杯的設計不僅是為了外觀好看或裝飾性功能,對於咖啡萃取有關鍵的作用。
咖啡濾杯差異:材質
材質在咖啡濾杯差異對水溫的影響,主要體現在熱容性(Thermal Mass,指使材質溫度上升所需的熱量)與隔熱性能。簡單來說,就是不同材質的導熱與保溫效果差異。
塑膠濾杯
塑膠濾杯價格相對親民,熱容性低,不會吸走太多熱水的熱量,因此不需大量預熱,對於手沖咖啡新手來說,是較為友善的選擇。它同時具備輕巧耐用、不易摔壞的優點。
不過塑膠材質種類繁多,且材質品質會影響耐熱與安全性,品質不佳者甚至可能在高溫下釋出異味或有害物質,不僅影響咖啡風味,也可能對健康造成疑慮。選購時應特別確認濾杯所使用的塑膠材質與其耐熱等級。
常見塑膠濾杯材質有:
* 聚丙烯(Polypropylene,簡稱 PP):耐熱溫度在 100~140℃ 之間,並耐酸鹼、化學物質和碰撞,且不含雙酚 A(BPA)
* 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Styrene-Acrylonitrile Copolymer,簡稱 SAN):耐熱溫度約為 140℃,不含雙酚 A(BPA)
* 共聚聚酯(Tritan™ Copolyester,簡稱改質 PCT):規格較高的改質 PCT 耐熱溫度約 96~100 °C ,不含雙酚 A(BPA)
陶瓷濾杯
陶瓷濾杯外觀典雅、重量較重,並具有良好的耐熱性。其熱容性高,在萃取初期可能會顯著降低水溫,因此需要充分預熱。但相對地,保溫效果佳,可提供較穩定的一致萃取。缺點是價格相對較高,且材質易碎。
玻璃濾杯
玻璃濾杯同樣具有良好耐熱性,外型精緻且透明設計可清楚觀察萃取過程,為手沖咖啡增添趣味。玻璃熱容性中等,導熱性低於金屬,升溫速度慢,但因保溫效果有限,仍建議適當預熱以避免初期萃取水溫下降。
然而,玻璃濾杯材質脆弱,較因碰撞容易破裂;若出現裂痕或缺角,建議更換濾杯,避免繼續使用。
不鏽鋼濾杯
部分金屬濾杯採用金屬濾網設計,可直接萃取而無需濾紙。不搭配濾紙使用的情況下,水流速度通常較快,咖啡中的油脂也更容易被保留下來,使整體風味更濃郁。但同時,咖啡油脂容易附著在濾網表面,清洗時需特別留意,以避免殘留的油脂影
響下次萃取的風味表現。
不鏽鋼濾杯的熱容性則取決於結構厚度與重量,若材質偏厚重,仍可能吸收較多熱能導致水溫下降。建議視實際需求進行預熱,以維持穩定的萃取溫度。
銅製濾杯
銅濾杯同屬金屬濾杯,也有搭配濾紙與不需搭配濾紙的不同設計。常見的銅濾杯(如 V60、Kalita 銅版)多需搭配濾紙使用;若是採用金屬網設計,則可不使用濾紙進行沖煮,並具備流速快與油脂保留的特性。
銅的導熱效率高於不鏽鋼,若未充分預熱,會迅速吸收熱能,導致沖煮初期水溫下降較快。因此建議使用前預熱濾杯,以穩定水溫。
塑膠 |
陶瓷 |
玻璃 |
不鏽鋼 |
銅 |
|
熱容性 / 導熱性 |
熱容低 / 導熱差 |
熱容高 / 導熱慢 |
熱容中等 / 導熱慢 |
熱容依厚度而異 / 導熱快 |
熱容依厚度而異 / 導熱極快 |
是否需預熱 |
不需預熱 |
須妥善預熱 |
建議預熱 |
建議預熱 |
須預熱 |
搭配濾紙使用 |
需要濾紙 |
需要濾紙 |
需要濾紙 |
金屬網款式不需濾紙 |
金屬網款式不需濾紙 |
特色 |
品質良好的塑膠不會影響咖啡風味 |
熱穩定性高,沖煮表現穩定 |
可觀察萃取過程、具美觀性 |
金屬網款式保留較多油脂,流速快 |
金屬網款式保留較多油脂,流速快 |
優點 |
價格便宜、輕巧耐摔 |
外觀典雅、保溫性佳 |
透明美觀,可見萃取過程 |
耐用、不易摔壞 |
導熱快、外觀高雅 |
缺點 |
需注意塑膠品質、耐熱度 |
較重、易碎、價格偏高 |
保溫性差、易碎 |
金屬網需勤清潔,厚重款吸熱快 |
易吸熱需控制水溫、價格高 |
【延伸閱讀】:新手怎麼選煮咖啡器具?10款工具與風味差異懶人包
咖啡濾杯差異:濾杯設計
肋骨
濾杯的「肋骨」指的是杯內側身突起的紋路。
這些紋路可不只是裝飾,其設計會影響濾紙與濾杯之間的貼合程度,並在兩者之間創造出空氣通道,有助於水流順暢通過,避免因濾紙緊貼杯壁而導致阻塞。
此外,肋骨的設計也有導流的功能,能夠影響水流的路徑與速度。
常見的肋骨設計包括垂直線條、螺旋線條,或針對線條的長度、數量與凸起程度進行變化。
一般來說,在濾紙材質相同、孔徑與底部設計相近的前提下,肋骨越長、越凸、數量越多,濾紙與濾杯間的空間就越大,水流速度會更快,咖啡粉與熱水的接觸時間也相對縮短。
不過,肋骨的設計也需兼顧水流通道的順暢性與紋路的平滑度,才能達到穩定的萃取效果。
濾杯底部
常見的濾杯底部有兩種:錐形與平底。一般情況下,在濾紙、研磨與注水條件相近時,平底濾杯的水流速度較慢,有助於延長萃取時間,而錐形濾杯的流速相對較快。
不同底部結構會影響萃取時間與風味層次,這是選擇濾杯時的重要考量因素。
孔洞
水經過咖啡粉層後,最終會從濾杯底部流入咖啡壺。底部的孔洞,就是咖啡液體流出的最後關卡。
孔洞的大小與數量會直接影響水流速度。一般而言,孔徑越小,流速越慢;孔洞越大或越多,流速則越快。水流速度會影響水與咖啡粉的接觸時間,進而左右最終的萃取程度與風味表現。
8 款常見濾杯款式
1.Hario V60
日本 Hario 公司設計的經典濾杯,外觀呈 V 字錐形,傾斜 60 度角而得名。肋骨為螺旋狀,底部單一孔洞。V60 系列種類豐富,提供多種不同材質選擇,包含塑膠、玻璃、陶瓷、不鏽鋼、銅等,也有不同的尺寸可選擇。
2.Hario V60 Switch
Hario V60 的改良款,底部搭配可關閉的閥門控制水流,延長咖啡粉浸泡時間,結合「過濾式」與「浸泡式」的沖煮優勢。需要時也能切換為一般 V60 模式使用,操作彈性高,提供更多風味變化的可能。
3.Kalita HA 102
日本 Kalita 公司所推出的經典梯形濾杯,底部設有三個孔洞,肋骨為直線設計。相較於 Hario V60,底部結構較平;而與同品牌的 Kalita Wave 相比,則略帶錐形曲線。材質多樣,常見有塑膠、陶瓷,也有採用日本長崎傳統技法製作的波佐見燒版本。
4.Kalita Wave
Kalita Wave 較 Kalita HA 102 底部更加平坦,因此兩款需使用不同形狀的濾紙。三孔設計搭配波浪狀濾紙,有助於維持水流穩定性與提升萃取的一致性。
5.Melitta 101
德國 Melitta 公司的經典梯形濾杯,其肋骨設計僅分布於杯體中段以下。其肋骨設計讓濾紙與濾杯可緊密貼合,有助於延長水與咖啡粉的接觸時間,提升萃取率與風味濃度,搭配單孔底部。
6.聰明濾杯(Clever Dripper)
由台灣宜家貿易公司設計的濾杯,採用「過濾式」與「浸泡式」結合的設計,底部設有專利閥門,控制水流出與否。操作簡單、穩定萃取,對新手相當友善,並獲得多項國際認可。材質為改良型 PCT,肋骨數量較少且不明顯,但因採浸泡式沖煮,
肋骨對水流影響較小,仍能穩定展現風味。
7.Driver 鑽石濾杯
台灣村宜企業開發的錐形濾杯,底部為單孔設計,最大特色在於杯內肋骨呈現類似鑽石切割的菱格紋路,可促進水流與空氣的對流,有助於提升萃取均勻性。杯身材質包含陶瓷與玻璃,底部則搭配不鏽鋼材質。
8.Kinto 八角濾杯
來自日本 Kinto 的八角形濾杯,外觀獨特,杯身呈現俐落的八邊形線條,內部則為平滑弧形設計。底部設有一個同樣為八邊形的孔洞,肋骨以上寬下窄的直線分布,有助於調整水流速度。內外杯高度不同,方便使用者拿取濾紙,整體設計巧思十足。
Femobook 電動磨豆機
手沖咖啡的迷人風味,來自無數細節的堆疊,其中咖啡豆的新鮮度更是關鍵之一。選用新鮮咖啡豆、現磨現沖,更能提升整體風味層次。Femobook A4Z 手沖專用電動磨豆機,家用尺寸呈現專業等級表現,讓你在家也能輕鬆磨豆,品味不打折。
機身搭載超過 300+ 段精細研磨刻度,可精準掌握咖啡粉顆粒粗細,滿足沖煮需求。磁吸設計讓拆裝清潔輕鬆直覺,每一次研磨都呈現咖啡最純粹的香氣與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