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刀、錐刀怎麼選?一次了解兩種磨豆機刀盤的差異!
一杯風味穩定的咖啡,往往建立在研磨品質與一致性之上,而磨豆機便是實現這個基礎的關鍵器具。在選擇磨豆機時,許多咖啡愛好者常會遇到一個問題:平刀和錐刀有什麼不同?我該選哪一種?
在選擇之前,我們建議先了解這兩種刀盤的差異和基本原理,會有助於判別哪一種刀盤更適合你的使用習慣和風味偏好。
平刀與錐刀的結構與運作原理
無論是平刀或錐刀,磨豆的過程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切碎 → 輾壓 → 研磨成細粉。兩種刀盤皆可應用於義式或手沖咖啡,差別在於其結構所產生的研磨方式與動能需求。
- 平刀:由兩片水平排列的圓形刀盤組成,啟動研磨時,會先以高速旋轉的方式切碎咖啡豆再利用離心力將切碎的咖啡豆推到刀盤外圍進行研磨,常見於電動磨豆機。
- 錐刀:由一個圓錐形內刀與環狀外刀組成,啟動研磨時,會透過重力和刀盤旋轉,依序將咖啡豆切碎、輾壓和研磨後,將咖啡粉往下導出,因所需動能較小,在手動與電動磨豆機上都有。
平刀與錐刀的粒徑分布與風味差異
刀盤設計的不同,除了會影響咖啡粉形狀外,也會影響其粒徑分布,進而影響沖煮時的風味表現:
以平刀為例,平刀高轉速切割,有助於穩定咖啡顆粒大小,因此咖啡粉粒徑通常會呈現「單峰分布」,粗細較集中、一致,所呈現的咖啡風味會更乾淨、清晰。
以錐刀為例,錐刀結合重力和旋轉的方式研磨,會讓咖啡粒徑呈現「雙峰分布」,顆粒大小較多元,能夠使風味飽滿、有層次。
平刀與錐刀的價格與使用情境
價格差異
- 平刀磨豆機:通常配備大型刀盤與高轉速馬達,因整體成本較高,價格也相對偏高。
- 錐刀磨豆機:尺寸規格範圍較廣,從 38mm 的手搖磨豆機型號到 68mm 的電動磨豆機款式皆有,因馬達負載較小,價格更具彈性。
價格差異
- 平刀磨豆機:平刀研磨時,因為咖啡粗細分布較集中,沖煮時可以呈現出咖啡豆本身的細膩香氣。但也因為咖啡顆粒較為一致,萃取時的速率相近,沖煮時若有任何變化(如水溫、流速和沖煮時間等),都會直接影響整體風味,適合對於沖煮技術較為講究的進階咖啡玩家。
- 錐刀磨豆機:因為錐刀研磨時,會讓咖啡粗細分布更廣泛,因此沖煮時可以很好地呈現不同咖啡豆間的細微差異,非常適合喜歡嘗試不同咖啡豆的愛好者。
結論 - 平刀 vs 錐刀,該怎麼選擇?
咖啡的世界中沒有標準答案,無論是平刀還是錐刀磨豆機,都沒有絕對的好壞,最終的選擇還是要根據自身的使用習慣,以及風味偏好來決定。
以下是我們提供的幾個方向,或許可以先從這些角度思考:
- 喜歡乾淨、清晰的風味 → 可考慮平刀磨豆機
- 偏好厚實、層次豐富的口感 → 可考慮錐刀磨豆機
- 常在戶外沖煮或有攜帶需求 → 可考慮手磨錐刀機型
- 著重研磨效率 → 可考慮電動平刀機型
另外要補充的是,雖然平刀研磨的咖啡風味普遍較為乾淨、清晰,但錐刀在不同的刀盤設計下,以 Femobook A4Z 為例,在手沖上的表現相對其他錐刀來說,更能呈現乾淨且集中的風味,因此定位為手沖專用的磨豆機款式。
總之,建議多嘗試不同的咖啡風味與磨豆機款式,觀察每一杯咖啡所帶來的差異,也許你就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那一款。
Femobook 錐刀磨豆機產品介紹
若你對錐刀磨豆機有興趣,Femobook 所推出的電動磨豆機皆採用錐刀設計,並依不同使用需求提供下列規格:
型號 | 刀盤尺寸 | 用途 |
A68 | 68mm | 適用手沖 & 義式研磨 |
A5 | 53mm | 適用手沖 & 義式研磨 |
A4 | 48mm | 適用義式研磨 |
A4Z | 48mm | 適用手沖研磨 |
A3 | 38mm | 適用手沖 & 義式研磨 |
A2 | 38mm | 適用手沖 & 義式研磨 |
不論是居家沖煮、專業咖啡製作,或是偏好手沖或義式,Femobook 都有適合你需求的理想磨豆機,讓每次品嚐都充滿驚喜!